广告

济宁着力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2/11/30 15:15:4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30日讯 (记者 郝亚松) 11月3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济宁市在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回答记者提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济宁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打好治污攻坚战,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污染问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1-10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改善,济宁市PM2.5、浓度为3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9.3%,PM10浓度为6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6.9%,重污染天数2天,同比减少11天,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历史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南四湖水质连续19年稳定改善,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南四湖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全市修复湿地面积259.6万亩,植物种类达到656种,野生动物从205种增加到294种,微山湖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精准靶向治气,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扬尘整治专项行动,对照重点问题清单,分行业对施工工地、煤场堆场、道路交通等扬尘源整治情况进行了综合治理。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提标升级,全市102台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42台生物质锅炉、803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33座玻璃行业炉窑完成清洁能源改造,综合治理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492家。在省内率先推动移动源更新迭代工作,全市国六和新能源货车占比达到12.14%,国三和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到62.24%,移动源排放大幅下降。

  坚持系统治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印发了《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2年度推进方案》,明确了5项年度目标、60余项重点任务以及133个重点项目,系统抓好稻田退水、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动城乡面源污染整治、初期雨水治理试点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21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7个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建立“一河一专班”和河(湖)水质断面包保机制,扎实推进汛前、汛期水质保障行动,持续排查解决影响河湖水质的各类水环境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34条入湖河流断面稳定达标。健全流域治污“治保用”体系,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实行工业、农业、生活、船舶、外来水“五水共治”,打造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监控体系,积极推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深挖中水回用技术,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提升办理实效,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建设信、访、网、电一体化平台,群众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举报投诉,一网办结、快速方便。狠抓信访办理质量,对重点生态环境信访逐一“回头看”,紧盯整改落实,严防问题反弹,切实提升群众信访满意率。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勤联动,加强与媒体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有奖举报在纠治环境问题、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中的震慑作用。

  雨污分流改造是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韧性的系统性工程。雨污分流改造的目的是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实现雨水入河排放、污水进厂处理,提高雨水排放效能、减轻污水处理厂压力。为了全面加快推进这项工程,成立了市级雨污分流工作专班,前期开展了拉网式摸底排查,制定攻坚方案、确定目标任务、完善技术导则和施工、验收等标准;坚持道路、小区、错接混接点改造同步推进,将所有建筑小区进行片区划分,与道路改造同步实施,强化已分流区域错接混接点的摸排改造,确保“改造一条路、整改一批点、带动一片区”。

  同时,为保障市民出行,详细研判、精准设定了主城区改造项目的实施时序,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前下发封闭施工公告,最大限度保障市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口,建立了包保督导责任制,每个改造路段都明确包保责任人、落实监理旁站责任;强化竣工验收技术支撑,市级统一组织第三方对主城区改造项目进行检测评估,确保工程改造质量。今年全市计划改造225个路段,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207个。

  打通城区断头路,能够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畅通城市微循环,提高出行效率、提升出行体验,近十年共打通新华路、奥体路等断头路200余条。济宁市围绕“强骨架,打通主干道”,实施了奥体路跨老运河、机电一路东西延、红星路东延等一批城区主干道畅通项目,促进了片区融合发展;围绕“强体系,畅通微循环”,完善城市道路结构,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分批次实施中心城区范围内支路网畅通工程。为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强化市区两级联动,提前研判解决项目所涉及的土地、拆迁等难点问题,倒排工期,合理确定节点计划,强化督导调度,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落实质量安全措施,确保把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打造样板小区,树立服务标杆。坚持高标准、特色化方向,围绕“红色物业”、综合管理服务、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服务等6个方面,制定了物业管理样板小区打造标准,建立每月督导、专家指导、互查预评制度,五个星级分类打造100个物业管理样板小区。通过示范带头效应,以点带面提高物业服务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小区居住环境改善,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舒适度。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按照“应改尽改,一改到位”原则,狠抓改造标准提升,在省定15项基础类改造内容应改尽改的基础上,将机动车停车位(场、库)、非机动车停车棚及充电设施等7项一并列为市级必改内容,新建改建停车位6162个、加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443个、非机动车充电设施2637个、新增社区服务设施6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52处。

  为加快推进和规范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市住建局联合消防、行政审批等10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县市区统筹组织乡镇、街道进行摸排,分类别、分场所统筹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已累计新建充电桩11406个。

  开展专项整治,提升群众满意度。联合发改、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印发物业领域专项整治方案,排查整治问题965个、执法检查422次、对156个重点小区进行专项整治,约谈物业企业51家,信用扣分45家,配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处罚20家,4家物业企业被亮黄牌,2家企业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与市社会治理中心、市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建立联动机制,自9月起每周对12345热线物业类投诉进行统计分析,累计梳理投诉10.1万条,及时反馈县市区主管部门进行整改督办。

编辑:王浩然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