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济宁市中医药学会:擦亮中医文化新名片

2022/3/31 19:36:51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31日讯(通讯员 吕贺 楚姝妍) 2021年,在济宁市科协的关心指导下,济宁市中医药学会紧紧围绕省、市中医药重点工作,坚持创新、传承发展理念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格局,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新工作举措,推动了中医药工作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

  建强学会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学会根据会员单位覆盖面,健全党支部班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结合学会发展,进一步丰富党组织活动,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开展学习活动,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高领导水平,发展学会业务。严格遵守党纪,转变作风,全面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领导组织层面加强中医药学会思想、政治、纪律、组织、队伍和作风建设。

  优化学会组织结构,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加强分支机构组织建设,丰富学会学术研究方向。为加强运气学说研究,提高中医药在疫病救治、急重症诊疗方面的诊疗能力,发挥好中西医协同作用,2021年新成立五运六气、肺病、急诊与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骨病等4个专业委员会,新增副主任委员27人、主任委员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7人,有关专委会邀请国内有关领域知名专家开展授课,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山东名中医孔立、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等专家前来讲学。

  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强化高端人才培养。依托济宁市中医院成立了郑金刚博士后工作站,倪青、张洪春、孔立名医工作室,依托曲阜市中医院建立丁书文、薛一涛等名医工作室,加强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及中西医协同诊疗工作。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及各级继续教育项目,济宁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内分泌、骨伤、脉学等专业委员会相继举办学会年会,累计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4项,截至目前2021年累计开展学术会议11次,线上线下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达10000余人次。

  发挥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

  举荐优秀中医人才参加学术交流,严格推荐程序,以学历、职称、专业方向、论文科研水平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向上级学会推荐专业人才,全年累计向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针灸学会分支机构推荐委员150余人。推荐优秀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7项,其中《孔子故里中医秘验方》获得2021年度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类二等奖,《醒脑健脾针刺法治疗颈型眩晕(痰湿上蒙型)的临床研究》获得科技成果类三等奖。

    立足地域优势,加强文化推广

  一是结合济宁区域文化优势,擦亮中医文化名片。积极组织有关会员单位深度参与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系列活动-世界中医药论坛,承办、协办好儒医高峰论坛、邹城叔和文化论坛暨鲁西南龙砂学术会、泗滨砭石文化论坛等3项活动,岐黄学者高树中等国内知名知名学者前来授课。二是扎实开展“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义诊宣传活动及“中医中药中国行”等专项科普活动,推进中医药科普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积极开展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技术培训,提升城乡中医药服务能力。依托市县级中医院组建中医药专家队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200余场次,组织专家685人,惠及群众25886余人。三是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组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围绕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等常见疾病,推广中医药保健知识,依托各类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探索开展中医药研学游,培育儿童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根基。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