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济宁兖州:“双向发力”走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子

2021/10/27 16:07:2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27日讯 (记者 郝亚松 通讯员 龚亚辉 姜帅) 寒露时节的兖州,天空蔚蓝,白云朵朵。干了二十多年企业人事管理的“老将”朱翠玲的心情如天气般明媚。由她领衔负责的山东益海嘉里人力资源创新项目“小益办事”,为企业带来了大效益,还在市级大赛中受到了专家评审团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是济宁市兖州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又一成果。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兖州区将该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重点推进,紧紧围绕改革总目标,当先锋、做试点、出实效,以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双向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兖州特色、山东特点的“新路子”。截止目前,试点建立了鼓楼街道办事处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泰和智慧产业园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打造了山东经典集团“仁爱兴企、和合共生”的和谐劳动关系文化典范。

  干到“心坎儿”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谐劳动关系

  近日,在兖州区人社局的组织下,结合兖州经典集团“经世致用,典行天下”的企业价值观,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等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管理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仁爱兴企、和合共生”的和谐劳动关系文化,实现了职工权益保障与企业健康发展的互利共赢。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该怎样发扬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曾困扰不少企业家。

  立足企业发展需要,兖州区印发了全区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突出文化浸润、互促共进,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加持久的力量。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把工作干到企业职工的‘心坎儿’里,用文化浸润职工心田,让职工打心底感到和谐,感到温暖。”兖州区人社局负责人谈到。在传统文化落地过程中,兖州区各相关政府部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指导企业加强“文化长廊”“体验中心”等载体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为企业文化打造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导向,营造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用工环境,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导向作用,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干到“骨子里”,以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护航和谐劳动关系

  “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在兖州区一企业打工的刘中保怎么也没想到,跟企业的纠纷,在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登记的当天就解决了,激动的他向办理此项业务的鼓楼街道办事处送去了一面锦旗。

  职工与企业有了纠纷,不知道该找谁,自己的权益不知道该怎么维护,曾经是许多职工的“烦心事”。百姓利益大于天,兖州区直面问题不回避,创新工作路径,推动“大治理、微循环”机制建设,建制度、治根本,将工作干到“骨子里”。2019年年底,成立了兖州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2020年,全区10个镇街成立了镇(街)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今年上半年优化了“大治理、微循环”机制运行,建立了鼓楼街道办事处、泰和智慧产业园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实行了“首尾两端闭环服务”工作机制。

  什么是“首尾两端闭环服务”工作机制?兖州区劳动关系科负责人介绍到,首端即为街道综合服务站,由街道牵头推进劳动关系治理;尾端即为产业园综合服务站,为产业园的小微企业上门服务,疏通了劳动关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解决了职工解决纠纷不知道该找谁的问题。

  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依托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整合人力资源、信访、公安、住建、调解、工会、团工委、妇联等部门的力量,针对劳资纠纷、农民工工资支付等突出问题,探索形成了“无差别受理、首问负责、联合调解、跟踪反馈”工作模式,设置了“无差别受理窗口”,一窗受理,分类施策,限期办结。截止目前,该街道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已调解劳资纠纷13件,满意率92%,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编辑:刘自锐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