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济宁:从农业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2021/3/31 17:34:1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31日讯 (记者 郝亚松) 3月31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济宁市产业扶贫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中获悉,今年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之年,济宁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道谋划、统筹推进,力求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各个领域与脱贫攻坚紧密联系、有机对接。

  农业产业扶贫提质增效

  “十三五”期间,惠农政策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累计落实地力补贴资金30多亿元。积极落实农业保险政策,通过保费财政补贴,对贫困户实行保费全免的政策,实现了贫困户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各县市区还根据产业特色不断丰富农业保险险种,如:大蒜、设施蔬菜、小龙虾等,逐步扩大农险领域和政策性农险覆盖范围。

  2018年以来,共向市定深度贫困地区泗水、梁山分别划拨5.08亿元、3.003亿元涉农资金。支持泗水县建设了龙湾湖田园综合体、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梁山开展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济宁市省扶贫重点村涉及曲阜市、泗水县、微山县、鱼台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等7个县市区,共509个村。目前全市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共建立合作社797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1682户,加入合作社的贫困人口3703人,不断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和受益度,更好地融入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依托粮食高产创建、绿色高质高效平台建设等项目,鼓励扶贫重点镇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专用小麦、地瓜、马铃薯、特色瓜菜、杂粮等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销对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5个,农民合作社18397个,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5622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7425家,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有效带动了产业稳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增收。

  同时,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专家组,以推广稳产增产种养和抗灾减灾技术为重点,加强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对贫困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防灾、抗灾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抽调技术人员现场对贫困户开展种植业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户科学安全生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业投入品,增加家庭收入。十三五以来,累计开展农民培训2521场,培训30万余人,其中贫困村学员人数占比达到20%。

  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全市6648个村组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量化,成立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登记赋码并发放股权证书,为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奠定扎实基础。

  乡村振兴坚持全域统筹融合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坚持顶层设计、精准施策、高位推动,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举措、集成政策,特别是2020年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从2021年,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将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三年行动,坚持“立足现有基础、着眼发展潜力”,重点围绕三带、三区和十大重点区域,布局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美丽乡村、民宿电商和文化生态等示范项目向运河文化带、泗河生态带、洸府河经济带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聚焦,打造一批沿河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突出济宁山区、湖区、滩区地形地貌特点,立足现有基础,打造具有济宁地域风格特点示范区。以曲阜尼山、泗水龙湾湖、邹城大束3个示范片区为龙头,打造东部山区示范样板。以创建微山湖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开发利用湖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线,整体提升微山岛片区建设水平。推进黄河滩区“三区同建”,重点抓好贾堌堆文旅小镇、沿黄乡镇家具产业园和黄河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巩固提升和扩面增量工程,在巩固提升原有14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果基础上,突出抓好10个高质量示范片区。重点抓好任城喻屯镇滨湖水乡、曲阜石门山镇、泗水泗张镇、邹城城前镇、微山南阳镇、金乡羊山镇、嘉祥纸坊镇、汶上白石镇、经开区紫薇小镇9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及鱼台古韵鱼城1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2021年挂图作战项目,主要包括任城区喻屯镇滨湖水乡、兖州区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曲阜市石门山镇乡村振兴、梁山县贾堌堆田园综合体、高新区花果蔬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太白湖新区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等14个重点建设项目,引领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