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看看这份优异的乡村振兴“济宁答卷”

2020/7/14 13:10:59   来源:济宁晚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几年,济宁市农业农村工作一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弘扬优秀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典型等方面,持续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新农村。

  ●发展特色产业 每县重点培育2至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济宁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强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淡水渔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利用自身农业大市的优势,济宁市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其中,大蒜年产量11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辣椒91万吨、西甜瓜年产量80万吨、大白菜60万吨、食用菌鲜菇110万吨等。同时,济宁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淡水产品年产31万吨、居全省第一位;畜牧业蓬勃发展,禽蛋总产量34万吨,居全省第一名。

  当前济宁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135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企业6家、省级63家、市级586家。在特色产业配置方面,我市将指导县市区紧盯市场需求,深挖当地特色农业资源,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2至3个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为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去年市财政专门列支了7000万元。今年以来新发放“鲁担惠农贷”11.1亿元、累计达到18.4亿元,居全省第2位。济宁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特色种植业巨灾保险意见》,每年列支1000万元在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入巨灾保险。

  ●吸引人才扎根 已招募173名“乡村振兴合伙人” 落地项目146个

  为吸引社会各类人才支持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绿色稻米、大豆、大蒜、西红柿、西甜瓜等市级农业创新服务团队23个,科技部门建成大豆、大蒜、食用菌、淡水渔业等院士工作站12家,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每年新培训转移就业农民近3万人,支持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实现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并为返乡农民工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

  同时,济宁市实施了“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共评选“乡村好青年”5700名,支持青年在乡村建功立业。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截至目前共招募合伙人173名、落地项目146个、带动就业1.4万人。近日,济宁市再次集中向社会各界发布59个乡村振兴合伙人需求项目,面向企业家、创业团队、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方面重点招募,符合创业人才项目申报条件的将最高给予500万经费资助。此外,济宁市还组建了66个“乡村振兴服务队”与村居共同实施乡村振兴。

  ●打造宜居环境 已创建8.9万户美丽庭院示范户

  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济宁市将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吸引企业来村开发民宿、乡村旅游、采摘观光、研学游等,其中涌现出了济宁兖州区牛楼社区、微山县爱湖村、汶上县古城村、泗水县夹山头村、梁山县贾固堆村等由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的典型村。

  在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方面,目前济宁市已建成168个农村改厕服务站,完成农村改厕133.5万户,已有12个县市区建成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全市公厕已开工建设851个、完工66个。同时,在邹城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济宁市下发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覆盖了14个县市区。为引领农户庭院美化、绿化、净化,济宁市还推进了“美丽庭院”建设,目前已创建示范户8.9万户。

  此外,为弘扬优秀文化,济宁市村村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传统民居、街巷、祠堂、古树名木保护,唤醒“乡村记忆”。并开展了“千场大戏进农村”惠民演出,打造庄户剧团、吹打大赛等惠民品牌。

  ●示范带动发展 建设20个示范乡镇、200个示范村

  乡村振兴基础在村、关键在镇,目前,济宁市邹城市1县、任城唐口街道、汶上郭楼镇等7个镇、梁山贾堌堆村等72个村被省发改委等部门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济宁市还重点打造了运河带、泗河带、尼山-圣水峪片区、微山湖岛片区、黄河滩区“两带三区 ”示范典型,加快20个示范乡镇、200个示范村建设,带领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涌现出了泗水县圣水峪镇龙湾湖研学游、金乡县鱼山街道大蒜三产融合、邹城市大束镇蘑菇小镇等“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加快发展。

  近期,济宁市组成了6个督导组深入每个农村社区进行逐一摸底排查,以便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根据当地村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文化资源、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交通便利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社区布局。其中,对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各类园区村,将按照城乡建设规划,推动村庄向城镇聚集;在开发区、产业园区、城郊附近的村庄,将积极利用棚户区改造政策,结合当地重大项目、生态环境提升改造,积极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在产业园区、大企业附近,则鼓励大企业与村庄走村企联合的路子,由企业出资对村庄进行改造或迁建,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群众无偿或低价入住,置换出的土地企业优先使用。

编辑:胡高彤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