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济宁汶上:强化地域特色 助力县域经济

2018/10/18 11:34:53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济宁10月18日讯(记者 任利伟)汶上县古称中都,位于济宁最北部,周边与梁山县、兖州区、任城区和泰安市东平县、宁阳县接壤。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1.2万。汶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素有“千年佛都、儒释圣地”之美誉。

  在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定公委任为中都宰,这是孔子生平第一次从政为官。他在这里行教化,劝农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定局面。在孔子的影响下,农耕,一直被汶上老百姓视为安居之本。当然,这离不开汶上优越的自然条件:平原为主的地形和境内密布的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也生产出了芦花鸡、大荸荠、白莲藕、黄瓜等一些有特色的农产品。

  芦花鸡:飞出汶上的“金凤凰”

  汶上芦花鸡原生于大汶河最下游山东省汶上县境内,后沿小汶河繁生。该鸡隐藏于汶水河畔芦苇荡内生存,羽毛呈横斑黑白羽,与芦苇颜色色泽一致,形成天然的保护色,逃避野兽的侵袭,才得以生存下来,并由此而得名“芦花鸡”。该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体型呈元宝型,又称“元宝鸡”,羽毛丰满,尾羽高翘,体貌俊俏,擅长飞奔打斗,肉、蛋品质卓越,集观赏、娱乐、食用、滋补、保健于一体。

  10月17日,记者走进专业从事汶上芦花鸡深加工的企业——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汶上芦花鸡是如何“凤凰涅槃”般大放光彩的。

  记者获悉,随着时间的推移,纯正的汶上芦花鸡少之又少,当地政府也为汶上芦花鸡保种犯愁。“当时,我组织鸡场员工,发动亲戚朋友走街串乡跑遍每个土孵房,走遍全县每个村庄,共收集了180只比较纯的芦花鸡,依据国家品种资源库的汶上芦花鸡标准严格把关,笼养、人工授精、提纯繁育,到2003年,共提纯芦花鸡约2000只。”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正国告诉记者,他请来专家,给每一只芦花鸡作了一下DNA检测,从基因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提纯,只留下800只真正的纯汶上芦花鸡。

  经过5年多努力,他拥有了纯汶上芦花鸡的核心群,这成为他发展芦花鸡事业的第一步——基因提纯。经过基因提纯和人工授精,保留了纯繁芦花鸡原种12000套,在其公司所属的两个树林下放养,年饲养芦花鸡达30万只,既保护国家珍禽,又壮大了自己的事业。

  2003年,贾正国成立了汶上县芦花鸡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养鸡业,到目前共发展会员3680余名,在安徽、湖南等省设立了10个分会,年饲养芦花鸡800余万只。为了改变芦花鸡单一饲养模式,提高会员收入,芦花鸡协会于2009年组建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专业 从事汶上芦花鸡育种、种鸡扩繁、鸡苗销售、生态饲养、肉蛋产品深加工以及芦花鸡养殖技术研发,改变了汶上芦花鸡鸡蛋、活鸡等比较单一的销售模式,实现了芦花鸡烧鸡、鸡腿、火腿肠、腌鸡蛋等精深加工,拉长了芦花鸡产业链,提升了汶上芦花鸡产品附加值。

  目前,公司种鸡场占地1000余亩,存栏汶上芦花鸡原种2万只,扩繁群10万只,年繁育芦花鸡鸡苗1200万只,年总产值达1.3亿元,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通过搭建院士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不断加大汶上芦花鸡原种保护和新品系开发力度,研究解决汶上芦花鸡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发展难题,为汶上芦花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公司下设的汶上芦花鸡协会积极参与扶贫,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园精准扶贫实训基地,引导贫困户、残疾人依靠科技创业,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生产销售等综合服务。目前,除帮扶当地贫困户60余户外,还向新疆、青海等地捐赠汶上芦花鸡苗10万余只,帮助5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梦想,其中12名残疾人创业成功。

  付出和收获同在,艰辛和荣誉同行。2015年11月,汶上芦花鸡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贾正国的企业荣获“食安山东”全省性畜牧示范性品牌引领企业;2017年6月,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3月,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区域企业品牌”。此外,“山东名牌”的评审正在进行中。

  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着力开展芦花鸡现代化养殖、品种保护开发、品牌创建等工作,保障供应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汶上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目前,全县拥有汶上芦花鸡养殖基地16家,年孵化雏鸡3300万只,出栏成鸡1000万只,汶上芦花鸡系列产品16个,鸡苗、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白莲藕:闻名海内外的最美佳肴

  汶上县的次邱镇地处泉河下游,蜀山湖之滨,土壤粘重而保水性强,水源充足,当地农民在历史上就有白莲藕的传统与技艺,是白莲藕的故乡。

  建国前后,各村几乎家家种藕。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资本主义之风兴起,藕池渐为减少。进入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秧种白莲藕又勃然兴起。

  记者了解到,白莲藕一般于清明节后整池秧种,农历八月中秋节前后,即可上市出售,此时的白莲藕最鲜脆可口,故有“苔下韭,谢花藕”的美谚。

  白莲藕极易贮藏,可终年供应市场,深受本地、附近县市、京津等地群众欢迎,堪称为理想的常备美佳肴。现以销售海内外,闻名海内外。2016年,汶上白莲藕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汶上白莲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汶上白莲藕现在已形成基地种植规模,主要分布在朱庄村和沈堂村。“今年种植了600多亩,亩产5000斤左右,一斤4元钱左右,每年带动当地20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8人,按用工算,每天按50元,大约两月的用工时间每户达到3千多元”,种植户告诉记者。

  大荸荠:享有“江南人参”“地下雪梨”之美誉

  据《汶上县志》记载:“早在600年前,汶城西南鹿庄村方外3公里的地带就有种植荸荠。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车驾出巡,驻跸汶上,鹿庄袁某曾以荸荠进奉,受到皇帝及其近臣的交口称赞。此后,汶上荸荠声价倍增,长年远销济南、徐州、京津等地,秧种者历代不衰。”

  “汶上大荸荠”种植区域属北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降水年季变化大,春季多南风,气温回升快,夏季多东南风,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有利于作物生长;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为荸荠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汶上大荸荠个大、皮薄,色泽光亮(重枣色),牙嘴小,可食率达98%以上。单个荸荠一般重15克,大者可达20克以上,肉质细嫩纯白,食之清脆爽口,有冰糖味,不涩口,不打渣,既可生食又可熟餐。记者获悉,许多厨师善用荸荠加工菜肴,其中最称著者有“蜜汤荸荠”、“琉璃荸荠”,堪称酒宴美味,还可加工成“清水马蹄”、“糖水马蹄”罐头,又是馈赠佳品。

  荸荠食之适口腹,医之去诸病。中医认为:荸荠味甘、性寒,入肺、胃二径,具清热、生津、止咳、化痰、开胃、润肺、消积、化食、凉血、明目等药用功能,真可谓食医俱佳矣!2016年,汶上大荸荠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汶上大荸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记者了解到,次邱镇大荸荠主要分布在朱庄村,今年种植了20多亩,亩产3000斤左右,一斤4.5元钱左右,每年带动当地10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5人。按用工算,每天按50元,大约两月的用工时间每户3千多元。

  如今在次邱,我们又能看到一池池翠绿的荸荠了。南风拂过,那些水面上的茎草在风中轻轻摇动;红的、黄的蜻蜓在茎端飞舞;那绽开的淡绿色小花,犹如一支支碧玉簪儿,透着秀丽、娴静、婉转。斜阳照在玉簪上,闪烁着一簇簇耀眼的光芒。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