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济宁共登记造册文化志愿者近20万人 有他们,咱济宁更具文化范儿

2018/3/6 11:47:19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不用出村,就能看上内容精彩的“千台大戏”;坐在儒学讲堂,聆听名师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走进闹市区,一场场文化惠演出丰富着市民的节日生活……近年来,我市围绕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记造册文化志愿者已达到19.8万人,他们用不同方式,为建设文化济宁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趁着身体还硬朗,多多传播正能量

  时间的脚步迈进了3月份,春节已然渐行渐远,过去的半个月,位于文化广场上的济宁市民大舞台上热闹非凡,一连一个月,十余支文化队伍先后登台献艺,为市民献上内容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着市民的年节文化生活。

  济宁群英艺术团是这些参演的文化队伍之一,2月6日下午(农历腊月廿一),他们带来了一场歌舞专场演出,算是为营造春节浓厚节庆氛围预热。在平日里,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文化志愿者。据了解,群英艺术团成员以退休教师为主,平均年龄超过60岁,在他们看来,自己是一群不服老又不甘寂寞的老家伙。在社区和百姓大舞台,时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不收报酬义务演出,给市民群众带来欢乐;有时他们还会走进校园,在全市新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发挥余热。

  今年60岁的李珍是济宁群英艺术团团长,从年轻就喜欢文艺的她终于能在两年前开始全情投入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中。“以前插队的时候在一个文艺大村呆了几年,长期受熏陶就爱上了曲艺,上班时没那么多时间,等到退了休又帮子女带孩子,直到这两年才算真正闲下来。”李珍告诉记者,她和成员们希望能够一直演下去,趁着自己身体还算硬朗、还能动,多为社会传播些正能量。

  与此同时,一些的专业队伍也加入到了文化志愿者的行列。任城区迎春山东梆子剧团是一家以商业演出为主的文化队伍,商演之余也会在一些文化惠民演出中露脸。据该剧团团长李迎春介绍,通过参与文化志愿活动,为的是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传统戏曲带来的精神愉悦,而在今年,他们也计划参与到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为此他正在编写方案,让少年儿童更好地了解戏曲知识。

  活动丰富又多彩,城乡居民同受惠

  作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我市率先探索实施了《市业余群众文化队伍登记管理办法》,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在市级层面,我市成立起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统筹负责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建、日常管理、活动规划和协调运作,对所有文化志愿团队和文化志愿者每年集中审核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为其提供技术辅导、活动组织、场地提供等服务,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全部注册备案、统一编号,服从文化志愿服务中心业务管理。

  同时,全市积极搭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平台,过扶持建设文化大院、文化广场,让广大文化志愿者有了可依托的文化阵地,进而深入基层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补充升级等文化惠民工程,让近数以百万计的基层居民得到实惠。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把弘扬儒学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启动实施了儒学普及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组建起了由高校、科研机构、机关单位等文化学者为主体儒学志愿讲师服务团队,在社区、乡村儒学讲堂开展活动22000余次,服务百万余人次,其经验做法已在全省得到推广。

  人才队伍发展快,层次挺高还专业

  在扩大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基础上,我市不忘发展高层次、专业型文化志愿服务人才。

  每月的第二、第四个周六,在群众艺术馆三楼报告厅,一场场由非遗、民俗专家或行业领军人物担任文化志愿者,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座如约与市民见面,它的名字叫“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如今已成为我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2017年,“文化济宁·百姓讲堂”还被省文明办评为当年的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着眼未来,我市还将进一步提升业余文化志愿团队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的档案制度,为群众文化志愿者建立更详细的个人档案,将服务情况、累计服务时间、培训时间等信息纳入其中。同时,继续增强群众文化志愿者服务能力,根据各县市区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统筹做好全市群众文化志愿者的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让文化志愿者更好地为全市文化繁荣作贡献。

编辑:林丽霞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