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扫码打赏”考虑过文化差异吗?中国顾客恐尴尬

2017/5/11 10:50:16   来源:广州日报    

  最近,各大城市的一些餐饮店流行起“扫码打赏”,即消费者通过扫描服务员所挂牌子的二维码支付一定金额的“小费”。这些餐饮店或通过标识、桌牌或通过服务员提醒消费者,如果对服务感觉满意,可以通过扫服务员工作服上的二维码卡牌进行“打赏”,金额多为3至5元。

  对服务员进行扫码打赏好不好?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商家希望以此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员也可以因为自己的优质服务而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一设想已得到了实践的证实,有餐厅老板表示自从实施这一打赏机制后,服务员勤快了很多,服务态度也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愿意花钱“买”到更好的服务的消费者可能觉得值,但对于那些对这种打赏模式还很陌生,或者不愿打赏的消费者来说,却只会徒增尴尬。

  有人说这种打赏不过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司空见惯的小费,换个马甲来到中国。但值得强调的是,西方文化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却不一定能得到认同。以扫码打赏为例,中国消费者缺乏这样的氛围,也默认了服务费用包含在餐饮消费中甚至直接以服务费收取,再收取一次“打赏”,感情上、文化上恐怕一时很难接受。同时,在相对比较含蓄的东方文化中,面对面打赏,多少有点“难为情”:打得多了,自己不舍得,打得少了,面子上又过不去。餐饮业作为服务业,提供的是一种“体验”,让顾客吃得开心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因为打赏而强迫顾客接受一种陌生的消费文化,或者干脆陷入尴尬中,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呢?

  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好坏标准很明显。比如一辆好车在美国是好车,在中国一样是好车。但餐饮业所在的服务业就不同了,它需要根植于当地的文化氛围、消费习惯,才能始终提供一个愉快的“服务体验”。事实上,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上,本身就存在不同取向。比如西方看重专业、严谨,而东方更讲究人情味、贴心。把外国的服务方式照搬到中国来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可能落得个“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结果。在东亚地区不乏服务质量很高的例子,比如日本服务的贴心和细致闻名于世,我国香港、广州的服务也相当到位,在这些地方给服务员小费都不是主流做法,但没有人会怀疑这些地方的服务素质。

  有一种说法,“消费者永远是对的”。餐饮业试水扫码打赏,不必照抄西方的“小费”,而应该回到中国的消费文化中来考虑。如果大多数人一时半会无法接受这种文化舶来品,甚至可能激起反感,我看这种创新还是慎重点好。

编辑:林丽霞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