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汶上关帝庙景区修缮完工 元代古貌得以重现

2016/10/8 10:31:18   来源:东方圣城网    

  汶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之美誉,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始祖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相映生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经过7个多月的修缮维护后,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汶上县关帝庙盛装亮相、开门迎客。来自省内外的文物保护学者、古建专家经过全面、细致的考证研究,将这一古迹按照元代原貌重现在市民眼前。新修缮的关帝庙景区与相邻的宝相寺景区、文庙景区共同呈现了“一条大街,儒释道交相辉映”的文化奇迹,让全国各地游客尽享一场文化旅游的饕餮盛宴。

  修旧如旧,古建专家还原元代遗址面貌

  “关公武圣,日月同光。忠义任勇,帝德昭彰。千秋彪炳,万世辉煌。九州同尊,四海共仰……”10月1日上午,伴随着阵阵馨香、声声钟鼓……丙申年祭关大典在汶上县关帝庙内正式拉开帷幕。在高亢悠扬的祭关帝文声中,主祭人引领嘉宾一一敬献花篮,净手上香,敬酒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来自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及禹城武圣堂的代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关公扮演者陆树铭、功德主贵宾等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大典。

  汶上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宋毅告诉记者,关公文化是一种传统民间信仰,其英雄形象一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而汶上关帝庙正是关公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其始建于元代,是一座由庙门、正殿、两庑、寝殿、戏楼等组成的元代风格建筑群体。据庙碑记载,元代中叶,汶上久旱无雨,黎民百姓祈求关帝显灵,普降甘露,自愿捐资修建关帝庙。1986年,该庙被由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文物部门拨专款对大殿进行了维修,同时,恢复了庙门及两庑。后历经三十载,年久失修,闲置至今。“为认真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加大文物单位保护力度,充分让文物‘活起来’,今年3月,我们正式启动了关帝庙保护修缮工程,主要针对武圣殿、寝殿、偏殿、东西庑、山门、倒座等建筑进行保护维修。经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设计,福建景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曲阜龙祥文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通过采取传统工艺,实行严格程序,历时7个多月,总投资500余万元。整个工程坚持修旧如旧,每一个细节都经专家考证分析,无论是整体建筑格局还是细微之处,都力争恢复元代遗址原貌。尤其是在寝殿的修筑上,更是让原本已经荒芜的遗址得以重现,进而让游客领略数百年前的原始风采。”宋毅告诉记者。

  600多米的距离,融合儒释道三种文化

  “关公,老百姓又称关帝、关老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偶像,同时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宋毅告诉记者,汶上向来有“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的美誉,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政绩卓著,四方效仿。同时,汶上佛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南北朝时期即为佛教圣地,1994年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发掘出土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后,汶上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如今,关帝庙的保护修缮工程,又使得道家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了更好的物质载体,对于传承关公道义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关帝庙、宝相寺、文庙作为汶上县三大传统文化旅游景区,三座建筑群均坐落在城区尚书路。这一分布模式,形成独具汶上特色的“儒释道”传统文化旅游街区,整合了旅游资源,拉长游览线路。“宝相寺、关帝庙、文庙,这三大建筑群均分布在汶上县主城区的尚书路上,彼此间也就600多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却形成了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格局,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宋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汶上县除对关帝庙进行保护维修外,还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进行了保护修复和规划布展工程。目前,文庙完成了中路古建维修布展,正在进行两侧仿古建筑的施工,计划设置开笔礼、成人礼等体验项目。“待修复工作全部完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需要东奔西走,只需在短短六七百米的距离内,便能感受到三种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到三种不同文化带给自己的心灵感受。汶上的心灵之旅,必定更加赏心悦目、让人受益匪浅。”宋毅说。

  一寺一湖一古城,宜居宜游宜养生

  作为新兴的旅游名城,汶上因佛而“聚”、因儒而“达”、因禅而“变”。近年来,汶上县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整体联动与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新领域、挖掘旅游产品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全域游,让“千年佛都”文化旅游品牌声名鹊起,实现了从品牌游到品质游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2%。

  为了突出特色品牌,聚焦传统文化,开发精品项目,近年来,汶上县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立足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景点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宝相寺景区为核心,南有南旺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北有莲花湖湿地和大汶河度假区,以泉河、小汶河景观带为廊道的“三区一带”旅游发展格局。同时,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围绕旅游景区建设布局,打造了宝相寺景区、“儒释道”传统文化街区、宝相寺-莲花湖核心旅游区“一核一街一区”旅游精品。“一核”是指汶上县不断优化景区游览线路,合理利用菩萨广场建筑,实施中都博物馆外迁工程,加快宝相宫项目和宝相精舍开发建设,持续提升宝相寺景区核心地位。“一街”是指该县开展尚书路关帝庙和文庙古建维修和规划布展工程,真正与宝相寺形成景区串联优势和资源积聚优势。针对尚书路两侧建筑进行仿古改造,建设仿古城门,布局特色小吃、风味美食、地方特产、名优商店等经营业态,重点打造“儒释道”传统文化街区。“一区”是指借助中都水库开挖有利时机,开展区域旅游专项规划,建设北泉河风景廊道,综合考虑景观改造和业态布局,策划开发养生旅游、水上旅游和大型娱乐旅游项目,引导游客由祈福礼佛许愿向禅修养生休闲转型,为创建“宝相寺-莲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一核、一街、一区”的发展规划,将不断优化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和空间结构,描绘出“一寺一湖一古城,宜居宜游宜养生”的山水画面。

  游客先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早晨游客来到目的地,看完一圈景点后,下午就走了。别说住宿,就是饭也没吃。”这样的旅游困境是当下包括汶上县在内不少旅游城市面临的难题。因此,除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引得游客来,更要精密布局,让旅游资源与资源间形成整体优势,让游客留得住、住得长。

  今年以来,汶上县积极开发新项目,投资450万元重新规划了800平米的新中都博物馆,目前内部装饰方案正式确定,今年10月完成装修布展。投资500多万元开展了关帝庙古建维修和塑像布展工程。投资550万元启动了文庙中路古建维修及两侧建筑仿古改造工程,目前完成了大成殿、戟门、明伦堂维修施工和油饰彩绘,启动了两侧仿古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底建成开放,打造成为孔子政德教育基地。同时,加快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龙王庙遗址、分水口“S”驳岸及砖石堤岸保护与展示工程完成过半,正在进行传达室、厕所、围墙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近期,汶上县又与西藏合和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约8亿元的宝相寺景区三期工程开发建设暨管理运营合作协议,标志着汶上旅游对外合作取得可喜成果。

  同时,该县还以资源整合为引领,以社会注资作支撑,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为填补团队游客接待服务空白,吸收社会资金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的中都小镇项目,集中展现了佛教、儒家、运河和尚书文化元素,有力提升了全县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和档次。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金沙滩游乐园,吸引周边数十万游客参观体验、嬉戏娱乐。启动了昙山生态旅游区规划,吸引河南客商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昙山生态有机茶园,打造成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郭氏家族融资500万元开发了郭尚书林省级文保单位,正在建设金水桥、尚书文化广场和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项目。目前,正在北部山区开发大汶河旅游度假区,被评为济宁旅游新十景。

编辑:林丽霞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