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文化“大戏”味正浓

2016/1/29 13:15:42   来源:济宁日报    

  有着2000年历史的金乡,是一方文化艺术深厚积淀的区域,国家、省、市级非遗名录12项,儒、释、道、兵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历代文人雅士留下无数佳作,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金乡凝练出了独特的人文气质。近日,这座文运兴盛的古城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文化强省先进县。

  “小学生”被聘为大学教授

  四平调由淮北花鼓演变而成,被誉为“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2006年四平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平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0多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刘玉芝8岁开始登台演出,见证了四平调从兴起到兴盛的过程。“当年的四平调演员绝大多数都已经进入花甲之年,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现在对传统曲艺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收徒弟也非常困难。”刘玉芝对四平调的传承与保护感到忧虑。

  去年,金乡县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金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市级传承人刘玉香被聘为曲阜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开始从大学生中培养传承人。在曲师大的课堂上刘玉香现场传授表演技巧,她相信这有助于扩大四平调的影响面。平时刘玉香经常带着自己的剧团下乡演出,如今高校这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刘玉香对于四平调的传承也越来越有信心。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金乡县将非遗保护与惠民工程相结合,把非遗项目搬上了送戏下乡的舞台,进行实体化的宣传和传承。两年来,该县共有4个项目参加全国“大运河流域曲艺汇演”,2个节目参加省十艺节“文华奖”评选,反映金乡大文化的专题片《艺彩金乡》在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播出,《蝶变之路》舞台演绎剧在“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上演。

  金乡曲艺另一颗明珠、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落子”,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曲艺“山东琴书”“渔鼓”“简板大鼓”被列为市级非遗名录,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在金乡重放光彩,“到金乡听戏”正在成为金乡新的文化品牌。

  15分钟的文化圈

  王磊在大学期间养成的去图书馆阅读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来金乡工作之后,一本书、一个角落,闲暇之时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金乡图书馆他找到了在大学时的感觉。

  像王磊一样的金乡图书馆持证读者超过12000人,该馆因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被市民亲切称为“百姓图书馆、平民大书房”,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成为全省县级图书馆改建的典范。

  不光是图书馆,文化馆也是“高大上”。金乡县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改建了文化馆,内设公共文化服务厅、群众艺术作品展厅、排练厅等26个功能科室。近几年来,文化馆每年举办送戏下乡、书画展、文艺比赛等各类公益性活动800余场,举办文艺培训班70余期,成为金乡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就必须为文化提供“生存场所”。金乡县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休闲文化广场700余处,完善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400多家,提升农家书屋308家,建设“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60余处,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构建起了城乡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文化在乡土扎根

  伴随着广场上大屏幕播放的古典乐曲,金乡县胡集镇后史屯村村民们陆续搬着板凳来到广场上就坐,再过一会儿“儒学大讲堂”就要开始了,今天为村民们讲解的儒学经典为《孝经》。

  讲师团成员刘双保坦言,如何把经典上的东西让老百姓听懂并接受这是一个挑战,为此,讲师们选择从村民关心的孝道开讲,把儒学变成生活道理,结合自身体会,让儒家经典文化变得通俗易懂。

  后史屯村党支部书记史一良表示,起初村民也不是很买账,需要挨家挨户上门请来听课。“但是,几节课下来,村民慢慢感觉受益了,确实解决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在只要有课都自发来听,整个广场上坐满了人,很多外村的也来听课。”史一良说。

  在文化的浸润之下,金乡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过去人们农闲时只能打牌喝酒,有些地方赌博盛行,现在忙文化,吹拉弹唱、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变化可是大。”马庙镇田楼村的田中锋很有感触。

  文化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又可以使民风淳朴。金乡县在抓紧文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育化作用,鼓励全县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家在金乡”“文化大讲堂”“蒜乡好人”等宣传场所,培养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编辑:邹淑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